国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全省最大的财经类中专学校之一。
河北商贸学校招生报名信息网,隶属于石家庄技校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学校 > 正文

河北商贸学校校史(二)

作者:河北商贸学校招生发布时间:2020-02-22分类:关于学校浏览:2697评论:0


导读:第二编 河北商贸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第二章 创建  河北商贸学校的前身是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它的建立与发展可追溯到1950年3月在...

第二编  河北商贸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第二章  创建

    河北商贸学校的前身是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它的建立与发展可追溯到1950年3月在保定市成立的河北省供销合作事业委员会干部训练班。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从建国初期就非常重视本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在物资、师资还都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在刚刚解放的保定古城利用战争期间被毁损的破庙,经过简单的修整就办起了训练班,主要任务是培训基层领导干部、专业干部和师资队伍。担任首期训练班主任的是刘兆祥同志。

    当时,训练班的条件十分艰苦,以旧庙做课堂,住宿则借住当地的民房,没有凳子就坐砖头,没有课桌就用两膝代替。训练班发扬我党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进行培训,先后共开办六期训练班,总计培训500余人,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上强、有文化、懂专业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骨干力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大发展的时期,购销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当时以农村经济区域中心集镇建立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各自然村设代购代销点。供销社业务的大发展,也带动了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队伍迅速扩大。河北省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在短短几年便由几万人发展到十几万人,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而训练班已经满足不了供销合作社工作发展的需要,于是,1952年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投资十几亿(旧人民币),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第一所干部学校,当年9月正式开学。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县供销社的正副主任。校长由省供销社主任兼任。第一任副校长王宁远,以后历任副校长分别是鲁林、黄志强、潘敬之和张聚珠。

    1953年,在石家庄(现校址)投资七十亿元(旧人民币)征地100亩,筹建河北省供销社石家庄干部学校,1954年部分竣工投入使用,1955年全部竣工,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当时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省级干部学校中规模最大、建筑质量最好的学校。石家庄干部学校是在四个地区供销社干部训练班或干校基础上成立的,它们是:石家庄地区供销社干部训练班、衡水地区供销社干部训练班、唐山地区供销社干部训练班和张家口地区供销社干部学校。后来,邢台地区供销社干部学校也合并到了石家庄干部学校。省供销社为了区分两所干部学校,分别定名为“河北省供销社保定干部学校”和“河北省供销社石家庄干部学校”。

    保定干部学校于1956年迁到石家庄的裕华路,并更名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第一干部学校”,石家庄干校则相应更名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第二干部学校”。1960年,两校合并,校址在现址,称“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它就是河北商贸学校的前身。

第三章  完善与发展

一、学校机构设置和师资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合并组建后,教职工由原来的50多名发展到130多名。后来,又根据教学和工作的需要,对教职工队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教职工队伍保持在八九十人左右,其中的半数为专职教师,其余的是行政干部和工勤人员,且二者人数大体相当。

    学校设党委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省供销社对学校行使行政领导权,校党委归当地党委领导,即由石家庄地委机关直属党委领导,后归石家庄市委机关党委领导。第一任党委书记兼校长黄志强,副校长孙志芳、王克东。第二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刘晓健,副校长李学俊、邢长明。1965年,省供销社任命王福和为党委书记、副校长。

    学校当时的机构包括:校长办公室,除负责学校的综合管理外,还代行教学管理职能;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宣传、人事、党务工作;行政科,负责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学校的教学机构包括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和普通课教研室。开设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有:财会、统计、棉花检验、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商品仓储等。普通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文化课。

二、基础建设与办学规模

    学校创建后,非常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棉花加工检验、食品卫生检验、畜产品、日用百货商品、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投资数万元建立了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达5万余册,阅览室订阅了全国及各地方主要报刊上百种。当时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能力能够满足1200名学员同时来校学习。

三、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

    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任务很重,而后勤人员虽然较少,但工作效率很高。当时没有临时工,一般情况下一名炊事人员要负担90-150人用餐;一名收发员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负责信件收发、打铃和门卫工作;一名工人既是电工、木工,又负责采购;一名锅炉工要保证一千多名学员从早六点到晚十点的开水供应;学校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一辆马车,保证学员吃粮吃菜。学校伙食实行民主管理。

第四章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一、培训对象及教学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基层供销社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基层社主任,支部书记,财会、统计、棉花检验等技术人员以及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时间一般为半年,学习结束后回原单位工作。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干校开办了长期培训班,分为一年制和两年制,学员毕业后相当于中专水平,培训对象主要是工作三年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业务骨干。学员大部分来自基层,都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缺乏理论基础,通过长期的理论培训,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工作水平的提高。学员毕业后,都回原单位继续工作,为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1978年学校恢复以后的一次普遍调查了解,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先期毕业的大部分学员已成为河北省供销社系统的中坚力量。

   从1958年开始,学校还开设了军队专业干部培训班。学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很快便可以胜任供销合作社的基层领导或专业技术工作。

二、加强师资力量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创建伊始,教学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从系统内不同岗位调入的,对学校工作都是外行。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强师资力量:一是选派教学人员到各类学校进修,或者在没有授课任务时到供销合作社进行调查研究、顶岗锻炼,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技能;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到全国供销社系统其他干部学校学习,相互交流办学经验;三是参加省供销社召开的各种专业会议,以会代训。通过以上途径,大大提高了教学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严格管理

    学校认真按办学规律组织教学,一是严把教师素质关。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办学好坏,经过长期的筛选、培养,逐步建设了一支既有深厚文化基础和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较强传授能力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把学员入学质量关。学员质量是教育的基础,为严把质量关,学员入学时,除了考察思想、履历等基本条件外,还要经过严格的文化课考试,只有合格者才可入学;三是重视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供销干校成立十年来,通过严格的程序共选拔任用了30余名中层干部,后来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四是强化学员管理。学校挑选政治好、素质高、懂教学、会管理的人员担任班主任和管理干事。他们和学员学习生活都在一起,及时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状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党委办公室为依托,吸收各班主任(兼支部书记),形成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主要抓学员入学教育、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实行校长每周听取班主任工作汇报制度,对推进教育教学和学员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校十年办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受到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数次表扬,原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主任潘复生曾亲临学校考察工作。

第五章 学校停办

    1965年10月,中共河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同意北京军区某高炮师在石家庄选驻地。该高炮师选中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地址后,省委决定学校停办,省供销社通知学校无条件向外搬迁。高炮师驻进学校半年后又转向外地,将房产归还学校。在这段时间内,学校已停止招收学员,等待外迁。

    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省供销社通知学校由副校长王福和带队,组织部分教职工赴隆尧开展抗震救灾工作。1966年4月,抗震救灾结束后,省供销社又通知由王福和带队组织部分教职工到唐山市参加城市“四清”工作。1967年1月,除少数人留在唐山外,大部分教工返回学校。

    1969年1月,原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等单位人员到平山中学、温塘疗养院参加省直学习班。1969年10月,学校职工到大曹庄农场“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进行“斗、批、改”。1969年12月,部分教工被“五七干校”抽调参加沧州地区农村“斗、批、改”,1970年9月返回“五七干校”。1971年,“五七干校”学员被下放到曲周县农村劳动,安家落户。至1971年11月,学校教职工全部被分配安置了其他工作,学校校舍、财产等移交给省政府办公厅,至此,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的一个历史阶段结束了。




标签:河北商贸学校